close

  □ 馬光遠(知名經濟學家)
  A股20多年曆史中,新股發行曾經歷8次“停擺”,這也創下了國內外資本市場的一個紀錄。而A股之所以被指斥為一個圈錢市,之所以與宏觀經濟的基本面長期背離,其最大的制度不公之源也就在於新股發行制度。
  要讓股市有信心,前提必須是徹底改變之前既不公平又缺乏市場精神的新股發行制度。而11月30日,中國證監會發佈的《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則是為此所做的最新一次努力。
  應該說,本次“意見”的發佈,恰逢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逐步推進股票發行從核准制向註冊制過渡”之際,因此如何為未來實行“註冊制”奠定製度基礎,如何體現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成為改革的主要著力點。從發佈的“意見”全文看,儘管在改革的力度上仍稍顯謹慎,但總體而言,起碼在立法精神上已經體現了新股發行走向真正市場化的努力。
  特別令筆者欣慰的是,本次改革在解決A股“圈錢市”和保護投資者利益等方面,都有不少亮點。具體而言,無論在新股發行的理念、節奏以及定價和發行方式上,都體現了向市場化努力的原則:在發行理念上,告別長期以來的“父愛主義”,監管部門只對發行申請文件和信息披露內容的合法合規性進行審核,不再對發行人的持續盈利能力進行判斷,將投資價值判斷交給投資者;發行的節奏不再完全由行政控制,而是由市場決定發行的快慢;對於長期以來飽受詬病的發行價格,監管部門不再管制詢價、定價、配售的具體過程,而是由發行人與主承銷商自主確定發行時機和發行方案,並根據詢價情況自主協商確定新股發行價格,將價格的決定權交給市場,並強化約束機制。
  當然,“意見”只是一個開始。考慮到複雜的利益糾葛以及資本市場長期的積弊,解決新股發行中的市場化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
  面對機構和上市公司等龐大的利益團體,證監會即使是最聰明的貓,也是和最龐大的老鼠在博弈。就未來新股發行改革而言,筆者認為應該在市場化的大前提下,仍然要採取更有力的措施確保發行中的公平問題以及散戶利益保護的問題。
  我們看到,在“意見”公佈之後,在寒風中等待了一年多之久的760餘家企業,沒有一家表示將退出IPO。這從另一個層面說明,只要有企業仍然排隊,說明新股發行對於上市公司而言仍然存在獲得暴利的可能。在某種意義上,也許只有當沒有企業等待排隊上市時,中國的新股發行改革才算真正大功告成。  (原標題:新股發行改革是A股市場最後的救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13cjswo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