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公佈前三季度稅收收入情況分析。其中,個人所得稅前三季度實現5697億元,同比增長12.4%,個稅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6.3%。11月6日,財政部公佈三季度稅收分析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個稅同比增長12.4%,相較全部稅收7.4%的速度要高。財政部解釋為,由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使得工資薪金及勞動報酬所得稅增長。得益於個稅較高的增速,今年前三季度個稅占全部稅收比重為6.3%,相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3%。(11月12日《深圳晚報》)
  既然水漲才會船高,個稅增速遠高於整體稅收,要說未嘗不可以反推出個人收入的增長同樣獨領風騷。畢竟,個稅增速其實並不會憑空而來,尤其是當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並未提高,起徵點也未降低,個稅增速的快速提升,當然不會源於別處,而只能來自個人收入的真實增長。一直以來,收入增長慢於GDP增速,工資總是拖後腿的尷尬狀態,看來一定也有所改觀。
  不過,相比整體稅收增長7.4%,個稅增速達12.4%,的確是領先了幾個“街區”。然而,個稅增速的快速增長,是不是真的對應工薪收入的增長也高於整體經濟增速,其實仍需打上個問號。事實上,即便個人所得稅的高增速,的確來自個稅稅基的擴大,但個人所得稅稅率在其中的貢獻,恐怕同樣不應低估。某種程度上,個稅起徵點過低,累進稅率過高,倒是可以解釋為何個人收入增長不多,個稅卻快速增長這一看來弔詭而矛盾的現象。
  當然,即便個稅占比增長後的6.3%,也仍然被認為偏低,更不乏經濟學者指出應當優化稅收結構,降低企業稅負,增加個人稅負比重。這一論點,並非沒有數據支持,根據一項從1965年至2008年為時段的統計顯示,個稅收入占總稅收收入的比重,美國是49.8%,德國是39.7%,英國是36.9%,日本是30.6%,法國是27%,個稅占比快速增長之後的6.3%,仍然不過是人家零頭,要想與國際慣例接軌,個稅的增長還需繼續努力。
  不過,簡單的從直接個人所得稅的占比,便得出個人所得稅占比偏低的結論,不僅有失偏頗,更顯草率。畢竟,有道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稅負更是有其轉嫁效應,正如房產稅的征收,最終承受代價的未必是炒房者,而是買房人。企業稅負儘管看似高昂,但這些稅負必然會被轉嫁到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中,最終為這些稅負埋單的,也仍然是居民個人。最典型的莫過於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ModelS的中國報價,相比美國車價高出30%的增值部分,源自增值稅、關稅等各種稅負,這些稅負雖然是加在企業頭上的,但誰能說國內消費者沒有為這一稅負埋單呢?可見,個人承擔的稅負,並不直接反映在個人稅單上,最終卻仍然要由個人承擔。真要計量個人稅負占比,則更需將企業稅負轉嫁而來的間接稅計入。
  在這方面,世界銀行統計的各國“總稅率”更能直觀體現間接稅加於國民經濟的負擔。世界銀行2013-2014年的《營商環境報告》,中國“總稅率”是63.7%,全球排行第122。而同一統計中,英國“總稅率”為34%、美國“總稅率”46.3%、日本“總稅率”是49.7%,均遠低於中國。這也可以解釋,為何直接個人所得稅占比不高,但公眾的稅負痛感仍然強烈的原因。這個時候,個人所得稅占比的快速增長,自然不能拿優化稅收結構說事兒。
  基於此,個稅增速快過整體稅收增長的背後,更令人擔憂的其實是個人收入有沒有趕上物價的步伐。而假如個稅快速增長的背後,是經濟增長的紅利更多被稅收增長所吞食,“收入不振、物價攀升”的中等收入陷阱估計就很難避免。
  文/武潔
  
  (辣味時評,一掃就行!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  (原標題:個稅增速遠超整體稅收的動力來自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13cjswo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